语文里的“静课堂”——记成志教师冬令营DAY2

| | 分类: 校园新闻

成志教师冬令营DAY1

我们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维训练

成志教师冬令营DAY2

我们迎来了一个静悄悄的课堂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起来看!

台湾名师遭遇“挑战”
 
台湾师铎奖教师李玉贵老师带来了一个“静悄悄的课堂”
 
但是,课程似乎不像往常那样热热闹闹
 
课堂上,学生之间都说起了“悄悄话”
 
只听见学生笔尖沙沙的声音......
 
慢下来,留下的是学生深入的思考......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面对这样的课堂,附小人在沉思学生的实际获得

        李玉贵老师说,自己并不在意别人对课的评价,她更在乎的是孩子们的课堂反应。老师站在课堂上,要学会凝视课堂、聆听学生。如果作为课程实践版本的课堂没有做出改变,那么课程改革就是一句虚无的口号。

        附小老师说:“今天听李老师讲‘没想好也可以安心说,越说越能想得更清楚’让自己受益很深。自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观点的人,因为觉得别人都特别聪明,观点都已经被表达地特别全面,我已经想无可想了,就不需要自己再多赘言。所以,一遇到发言就往后躲。现在明白了,哪怕与别人观点相同,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也非常重要!”

        瞧瞧,“静悄悄的课堂”撬动了静悄悄的改变!

附小新秀勇于“应战”
《上天的蚂蚁》——俞璐老师 
 
《上天的蚂蚁》,刚刚获得北京市微课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情境中朗读,对比中思考,感受小蚂蚁的自信和坚持

《春风》——朱丽玲老师
 
巧妙利用字卡认识形声字
 
                                                                                                   一字开花,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规律在动手操作中牢牢记住
 
学生动手延学
 

《捞铁牛》——熊忠雄老师


多路径选择学习
 
“小导师”带领同组同学们做实验
 
灵活运用学具,情景模拟
《九色鹿》——薛晨老师

 
以深度、分工清晰的小组合作,驱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表格工具推进学生理解的层次性,落地“善于学习”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比三个版本的《九色鹿》文本,以学科内整合的形式初步体会民间故事的体裁特点

四校教师集体“作战”

 跨学科教研
 
跨年级总结
 
跨校区梳理 
 
  
 


课程专家精彩点评

谢维和


        朱老师的识字课将前测的结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同时带领学生将识字过程中的经验进行迁移,提升迁移能力。熊老师通过《捞铁牛》这一课,让大家明白,运用一篇文章表达不同内容,表述方式也会有不同特点。不同于表现人物、表现历史等的文章,科学文章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启发大家,日后在描述或者写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把握其主要特点。薛老师的《九色鹿》,用表格将不同版本的文章特征梳理出来,这在向学生传达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对三篇字数不同的同一篇课文学习,可以延伸到文章的扩写和缩写。

柳夕浪 


        借用袁贵仁部长在2016年祝词中的“2016年是课堂质量年,所有改革都要聚焦到课堂上”这句话,勉励清华附小老师围绕学科内、学科间、跨学科整合的同时需要“向下看”,突破任务驱动下以教为主的样态。

李玉贵 


        太佩服大家了,大家由语文课想到了数学课、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如何去上,了不起!几堂微课,大家都能够充分运用学具,循序教学。建议老师将总结的部分交给学生去做,教学步骤的最后一步一定是学生的总结感悟,当他提炼有困难的时候,老师可以挺身而出。

深度思考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