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课程模式建设之我见

| 分类: 项目研究
张叶
   我校现正在实施“1X”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下面简单谈谈我对于“1X”课程模式的认识:
   首先,就课程来讲,“1X”中的1指的是每一门学科最近本的内容,即国家规定基本课程;X是集合我们学校的文化、历史、特色所开发出的自己课程。“1X”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是有效的整合自己的课堂,进行学科之间的整合,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其次,就学习方式上来讲,1可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师讲解,学生倾听;X可以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我认为,“尝试教学法”、“后茶馆学习法”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精华的一点,可以借鉴来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形成自己的课堂特色。
   在从评价上来说,不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同事之间的评价,应是多元的,不能只看到“1”,而是要立体的、综合的评价。
   我能为学校“1+x”课程体系做些什么?
   我和我们全体音老师为“1+x”课程体系的第五项:“艺术与审美”中音乐学科的开发与构建一起献计献策,集合集体的智慧,将音乐课程改革进行好。
   目前构想:
   基础性课程:音乐
   拓展性课程(必修):竹笛、合唱、作品欣赏(音乐)、儿童歌舞剧
   拓展性课程(选修):
      结合民乐社团,开设打击乐、竹笛、管子、 唢呐、笙
      结合合唱社团,开设童声训练、小合唱
      结合舞蹈社团,开设民族舞蹈
      结合附小特色,开设钢琴、音乐欣赏、视场练耳、二胡
   在课程的设置上,计划每周上三节30分钟小课,分合唱、竹笛、表演三个课程。
   竹笛:
   竹笛是我们清华附小音乐学科器乐进课堂的特色科目。以成功申报为“海淀区教科所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将竹笛引入音乐课日常教学中,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演奏竹笛,感受我国民族器乐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合唱:
   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班级合唱的简单练习。将班级合唱的概念引入日常的音乐课程,孩子们经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和声音程感觉的建立,从低年级两个声部的小型合唱曲入手,到高年级能演唱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通过训练,让我们的孩子们歌声宛如天籁之音。
   作品欣赏(音乐):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我们清华附小从一年级开始,音乐欣赏课程要建立起系统的欣赏体系,从声乐(儿童、民族、西洋)、器乐(中西乐器识别及音色辨析、演奏形式)、音乐剧、歌剧、中国戏剧等方面开展。
   儿童歌舞剧:
   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了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而儿童歌舞剧这一课程,正是构建起音乐各个学科有机联系与综合课程。例如:音乐与美术(儿童歌舞剧的道具)、音乐与语文(可根据语文课本中的某一课文编写剧本,其中台词、对白的设计)、音乐与科学(从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可在老师引导下自己编创科学知识的小型歌舞剧)等等。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和所结合课程的理解。
   可以在一、二、三、四年级开展与语文学科进行综合,挑选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和语文老师一起备课。将语文课文编写成儿童歌舞剧,演出来、唱出来。
   可在高年级与科学学科进行综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自己创编科学题材歌舞剧。又启发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又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