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把减负增效落在课堂实处

| 分类: 项目研究
 
    一、缘起在纸笔测试和课堂教学中,如果问学生“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恐怕答不上来的人数不会很多,可是变换提问方式:1立方分米正方体木块可以切成(    )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结果或如何呢?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题目,全年级的错误率达到了26.8%(全年级269人),为什么呢?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简单的把责任归咎于学生空间观念不强、审题不仔细显然是不科学的。出现这样情况,是偶然的的吗?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又有多少这样反复错、错反复的情况呢?简单机械的背诵记忆又怎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呢?
 
二、错因探究
为什么对于“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学生不成问题,变换提问方式就问题多多了呢?我想,学生研究有关立体图形问题时,策略不多,没有更多的办法把汉字“翻译”成数学语言(例如用图表示),对“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只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在学生头脑里的立体图形还是平面的,没有建立相应的立体模型应该是主要原因。
三、解决办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学生智力、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的方面具有特别的作用。“空间观念是学生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模糊”2 维和 3 维空间之间界限的一种本领,是学生对生活中的空间与数学课本上的空间之间密切关系的领悟”(孙晓天教授语)。如此重要的核心内容,如此重要的本领,学生们在学习中却有这样那样的误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怎么能把减负增效的理念落在课堂实处呢?
(一)围绕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数学不是一切,但数学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数学是思考,数学是研究。特别对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更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要明确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来解决问题。学习往往源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激发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有效的高质量的解决问题。
当下我校学生基于预学后走进课堂,通过预学,学生各有各的收获,各有各的感受。预学后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有共同探讨的机会,在交流中不断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预习使课堂的探究更深入、有效;学习目标更明确。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
通过预学我知道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两个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一个多有价值的问题,整堂就围绕为什么进率是1000展开讨论,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解决了问题。
(二)做中学
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不是课上的点缀,不是低年级的专利,应该是精彩课堂上的朴实环节。在日常教学中适时、适地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对最基本数学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最基本数学方法、最基本的数学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我们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正是这个道理。
以认识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为例,谈谈利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立体模型。
……
1、做模型:
用土豆切出一些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用小棒搭出一个1立方分米的框架。(意图:于操作中在头脑中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立体模型,直观感受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有多大。)
2、摆一摆
寻找1立方分米与1立方厘米的关系,重点让学生说清摆几层?一层摆几行?一行摆几个?(意图:直观感受1立方分米与1立方厘米的关系,体会2 维和 3 维空间之间联系与区别。)
3、分一分
把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分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在学具上画一画,)重点说清分几步分的,怎么分,每一步的结果怎样?(教师做出相应课件,配合学生,适时演示)(意图:逆向思维,进一步感受1立方分米与1立方厘米的关系)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我深深感到“手动也要心动”,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时一定要伴随着对问题的思考,要且思且行。教师要及时通过“巡视、交流、汇报”等方式调控学生的操作,最大程度杜绝操作仅仅是操作现象的出现。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教具,加强实实在在的动手操作,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求积公式,形成空间概念,需要有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摆、剪、折、量、画、分割、拼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操作活动,去发现,去思考,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思考数学、反思数学的过程。课程改革已经持续几年了,也许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生反复出错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直接映射了我们课堂教学某些环节的弱化,甚至是缺失,我坚信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远,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