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中秋节----赵清宇(清华附小81届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我是1978年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随父母一同回到清华大学的,那时我正在读小学二年级。进入清华附小后,我插班进了77级十一班。由于在四川分校的小学基本上没学什么东西,因此在刚入学时考试成绩很差,后来在班主任于淑华老师的帮助下,渐渐地跟了上来。记得当时这个班还是个快班,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三年的课程,从二年级跳过三年级,直接升入了四年级。

        在附小学习期间,有许多难忘的事情,这里记述的是一次难忘的中秋夜。

        大约是在四年级的时候,中秋节那天的语文课上,班主任于淑华老师宣布,我们全班同学要在清华园里共同度过这个中秋节的夜晚。同学们兴奋异常,盼望着晚上的到来。

        吃完晚饭,我们每人带上一块月饼和一壶水,来到学校前的操场上集合。于老师清点完人数,我们就出发了。第一站是荒岛,也就是现在的荷花池。那时的校园里很清静,路上见不到汽车,晚上自行车也很少。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走到了荷花池。这时圆圆的月亮已经慢慢地升起在天上了,我们绕着荷花池走到了现在的牡丹园那里。

        于老师问我们,有谁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部分同学都说没有读过,但有一些同学听说过。于老师又问我们,谁知道文章中的“荷塘”指的是哪里,这个问题好像大家都回答不上来。于老师说:“就是这里呀”,说着,还给我们背诵了其中一段。于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那时我还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但是听了于老师的朗诵,感受到了文中描写的风景很有韵味,同时也感受到了散文名篇的魅力。那时,虽然离开朱自清写这篇散文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荷塘周围的环境变化还是不大的。置身其中,看着此情此景,听着于老师的朗诵,感同身受,比在课堂上学习感觉要生动得多,对文章的理解也深刻得多。

        从荷花池出来,我们一路漫步,来到了水木清华,在那幅对联前的平台上停下了脚步。月光照耀下的水木清华显得那样的宁静安详,树影婆娑,间或蛙鸣,完全不同于与白天的景象。于老师问我们,谁能把对联完整地念下来,我们大家试着念了一遍,好像谁都没能念对。于是,于老师结合这幅对联,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对联对仗的知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离开水木清华,我们缓步来到了大礼堂前。这时,月亮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了。于老师招呼我们大家在大礼堂前的台阶上坐下来,开始边吃月饼边赏月。这时,于老师又说:“你们一边吃,我一边给你们讲一首词。这首词就是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于老师先把全词背诵了一遍,然后一句一句地给我们讲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听着于老师的讲解,慢慢地,我们仿佛也被带入到了古代的神话世界里。等大家的月饼吃完了,于老师也讲解完了。这时,老师就带着我们一起背诵起苏轼的这首词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的夜晚,明月之下,我们陶醉在诗词名篇的吟诵之中。不知不觉,我们全班都把这首词背下来了。于老师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那个中秋的夜晚,大礼堂前,月光下于老师美丽端庄的面容,同学们朗朗的吟诵声,以及那首《明月几时有》的中秋名篇,从此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难以忘怀。

        仅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班主任于淑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