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中国灵魂+国际视野 培养天下情怀

| | 分类: 媒体报道

        1915年,清华附小的前身成志学校,自建校之初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即使后来在战争年代,英语课程也不曾废弃。1999年,清华附小开始试行清华大学“大、中、小学英语一条龙”实验项目,使传统的英语课有了质的飞跃。如今,清华附小对英语课程进行整合,把英语纳入“1+X课程”体系中的“语言与人文”板块,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英语课程。

  早上7点20分,清华附小的校园里已是一片热闹景象,不少学生在操场上运动,还有学生在图书馆晨读。而在学校的闻道厅,一些学生正在安静地听外教Judy老师用英语讲故事。

        “这是学校继晨练微课堂、晨读微课堂之后,今年新开设的英语微课堂。”清华附小英语组教研组长黄耀华老师说,英语微课堂由外教老师每天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自愿参加。故事主要取自英语绘本,外教老师全程都用英语和孩子们交流。遇到学生可能不认识的词汇,老师会用图片、动作或简单的英语来解释。而且每天读故事之后还会发到各班的微信群里。黄耀华说,作为英语“1+X课程”中的一部分,英语微课堂一开设就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清华附小的英语课程由此也更加完善。

  百年前设立英语课程

  “清华附小英语课程的课设是有很悠久的历史的。”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清华附小的前身成志学校自成立以来就开设有英语课。

  据清华附小校友、杨振生之子杨起回忆,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在做成志学校校长时,就曾亲自教授英语,而且要求严格,让孩子们游戏时也AA、BB地练习。1950届校友李曾中还记得,成志学校的老师业务素质也很高,英语老师还包括刚从美国回来的水利学家张光斗教授的夫人钱玫荫。

  而据资料显示,即使在战争年代,清华附小也依旧开设有英语课。到了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清华附小的英语课被取消,直到改革开放才恢复。

  1999年探索全英语授课

  1999年,清华附小开始试行清华大学“大、中、小学英语一条龙”实验项目。项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力图在科学理念指导下,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训练。高中毕业后,学生基本上完成英语基础的学习,可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的水平。

  “这个项目给清华附小英语教学上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全英语授课,而最与众不同的是老师要用英语教学生他不知道的东西,比如科学、美术、数学。这给一线英语老师造成了很大冲击。”曾在清华附小从事过20余年英语教学的教师马艳红就全程参与了“英语一条龙”项目的实施。她表示,在此之前,清华附小的英语教学还属于比较传统的教法,为教知识而教知识,改革后的英语课则要老师全英文授课,并通过动作、图片、玩具等创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理解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这些改革让清华附小的英语课程有了质的飞跃,也让学校的英语课程走在了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前沿。”马艳红说。

  感受中西方文化内涵

  近年来,清华附小实施“1+X课程”改革,英语和语文共同纳入了“语言与人文”板块。

  清华附小英语组教研组长黄耀华介绍,目前英语课程中的“1”是经过整合后的“英语一条龙”项目课程,如对原来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增加了很多音视频和阅读资源;“X”则是个性化的拓展课程,既包括阅读、口语等必修课程,也包括英语微课堂、英语戏剧、小导游等选修项目。马艳红认为,与之前相比,现在的教材和课堂都更加深化,学生的知识建构也更加丰富。

  4月14日,六年级(6)班正在上一节主题为“Wonderful Holidays”的英语课,课堂上黄耀华首先让学生思考自己知道的节日,然后又让学生说出喜欢哪个节日以及喜欢的原因,学生在小组热烈讨论后,踊跃举手发言。学生们喜欢的节日多种多样,原因也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假期时间长,有的是因为能得到礼物,还有的因为宗教信仰。全程的师生英语交流互动中,学生既锻炼了语言能力,也加深了对不同节日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每年我们都会做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包括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文化体验,会关注这些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是否能够融合。”黄耀华说,今年的复活节和清明节在同一天,这两个节日也都和春天有关,因此今年复活节文化体验活动的主题就定为“新生活,新希望”。除了常规的画彩蛋、滚彩蛋等活动,老师们还找来绘本《Easter Egg》,挑选了11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进行戏剧表演。

  “无论是英语课程,还是文化活动,清华附小英语教育的特点就是:不是单纯讲究学科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素养,同时我们也避免为了人文而人文。”黄耀华说,老师在教学时会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描述,去辨别,而不是由老师去灌输。比如在讲授经典寓言故事《狮子和老鼠》时,老师刻意把结尾删掉,让学生根据故事展开想象,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尤其是双语阅读。目前,清华附小每个月有四次主题阅读课,包括三次语文阅读课和一次英语阅读课,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会尽量选择相同的主题,以让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中西文化培养天下情怀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认为,语言是一种视野,它是通向世界的一座桥梁。清华附小的英语课堂更强调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解决问题,去对话,去创造。

  利用语言这个载体,清华附小重视的是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学校创设机会让学生“走出去”,走到英国、美国、澳洲、日本等世界教育的最前沿考察、体会;同时,学校也把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著名作家安东尼·布朗、艾米·扬、英国人类学家麦克·法兰等教育专家、文化名人“请进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拓宽学生眼界。

  “拥有国际视野的前提是先了解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根基。”窦桂梅说,“天下情怀”是清华附小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有了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才能拥有天下情怀。

  【老校友感言】

  清华附小在成志学校时期就开设了英语课,但在我看来,那个时期的英语课很难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因为清华大学那时是留美预备班,课堂都用英语授课,对与之相关联的成志学校来讲,学生父母很多也都会英语,开设英语课应该是当时大环境所致。我上清华附小时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没有英语课,但是在四年级时开设了俄语课。在当时小学一般都不开设外语课,到了初中才开俄语课。可见,清华附小比较重视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吴逸,清华附小老校友

  ■ 专家说法

  重视人文但不能过度人文

  ●范文芳,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英语不像物理、化学等学科,可能学半年、一年就会有较大的进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能力,需要一点点提高,更需要从小来培养。在实行清华大学“大、中、小学英语一条龙”实验项目之前,我们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按道理讲,清华大学的学生英语应该学得不错,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大学学习英语提高得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才想到搞“一条龙”,从头抓,而龙头就在小学。也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清华附小的实验项目,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我都参与了授课。

  从实际效果来看,清华附小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清华附小在海淀区组织的英语考试中,学生成绩全优,而且连续多年都是这样。在一些英语比赛中,基本去的学生也都能获奖。而从日常交流来看,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也很强,积极有序,唱歌、讲故事都很拿手。这些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获得了业内的认可。

  我认为,自从进行“1+X课程”改革以来,清华附小在英语教学理念上的视野更开阔,老师们能够在框架下,从更高角度看待英语教学,他们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不只是教学,还是教育。英语教学会涉及各方面的主题,学生不仅会听说读写,还能够学习和表达人文方面的内容,这样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糅合在一起。

  当然,现在也有些地方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语的人文性,讲故事讲人文比较虚,宏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很难讲。语言能力掌握不好,就很难讲人文性,所以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 百年畅想

  来自安徒生故乡的百年祝福

  4月16日,来自丹麦的哥本哈根市长Pia Allerslev女士和丹麦官员Else Sommer女士走进清华附小,在“小导游”的带领下,两位女士与同学们一起学写毛笔字、观看音乐剧,感受附小的百年底蕴,并为学校送上了一份来自安徒生故乡的祝福。

  Pia Allerslev女士一行人踏入校门就受到了“小导游”的热情接待,六(3)班的英语“小导游”为他们介绍了附小的文化和建筑。

  在清华附小的图书馆,两位女士还和孩子们学写毛笔字。“小书法家”们从握笔姿势教起,“一横、一竖”都有“小翻译”从旁指导。最后,两位女士分别写了“寿”字,赠予附小,并为附小的百年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丹麦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乡,清华附小的“小演员”们为Pia Allerslev女士等人表演了安徒生的代表作《丑小鸭》,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他们还观看了同学们表演的英语音乐剧《安妮》,同学们表演生动、情感真挚,使Pia Allerslev女士深受感动。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部音乐剧。

  D12-D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D12-D1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下期预告 敬请关注下期“中国现代小学百年”系列报道之课堂改造

  百年大事

  >1925年

  1925年秋,成志学校(清华附小前身)共有学生21人。当时学校开设的课程除国语、算术、音乐、手工劳作、体育外,还设有社会学与自然课,四年级开始增设外语。

  >1946年

  当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清华附小前身)的课程已近趋完善,开设的课程就包含英语。

  >1999年

  由清华大学教务处领导,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系、附中、附小在内的“一条龙”实验项目课题组成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