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抗日战争期间昆明大普吉的清华子弟学校----黄志潜 潘乃谷(成志学校1947届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组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以后,因日寇轰炸昆明日趋频繁,清华大学将一些研究机构迁设于市郊,相当大部分的教职员和家属陆续疏散到郊区居住。其中西北郊的大普吉、陈家营和梨园村一带是安置研究机构和教职员疏散居住相对集中的一片地方。

  大普吉:清华在租用大普吉镇附近云南省建设厅农业试验场的一块边角地盖了一些简易房,先后设立农业研究所、无线电技术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清华图书部以及医务室。住在这里的有农业研究所殷宏章(1940年夏秋迁来)、汤佩松、娄成后、王伏雄、裘维蕃、俞大绂、陈桢、戴芳澜各家和其他单身教职员,包括校医全绍志和图书馆马文珍。

  陈家营:在那里居住的有黄子卿(1944年又迁往大普吉)、高崇熙、闻一多、华罗庚等各家。

  梨园村:那里聚居了许多清华教职员,有梅贻琦、朱荫章、唐贯方、余瑞璜、任之恭、吴有训、杨武之、赵忠尧、赵访熊、吴达元、杨业治等各家。潘光旦、赵世昌两家则住在大河埂(1939年9月迁来),西距梨园村一华里,沿河埂向北即到大普吉。当时是由大普吉进城的必经之地。

  疏散到乡间住家期间,清华教职员子弟都先后经历过失学之苦,无学可上。家长们经常为孩子们入学受教育问题伤脑筋。除了已在小学毕业者设法安置到昆明城内西南联大附中或其他中学就读外,其他儿童上小学都很困难。

  1942年,部分子弟曾到最近的沙河村沙河小学上学。该校设在沙河村的庙宇内,教室就设在大殿神像的前面,学校只有一位姓汤的女老师。学生按年级坐成纵列,教师从左至右一个个年级地教过去并留作业,教完了的学生就坐在原处完成作业。但从1943年起沙河小学就停办了。于是学校在大普吉清华大学图书部的书库内办起了清华子弟学校。据唐绍明回忆由唐贯方先生负责此校的行政管理。

  清华图书部书库存放了很多包装箱,就在书库的一头清出一块面积,用垒起来的木箱隔开,就成了教室。教室中央摆放了一张比乒乓球桌还大的用木条拼就的案子,学生们按年级围桌而坐,老师教哪个年级,就走到学生的身边进行教学。

  学校聘请娄成后教授夫人祝宗岭担任算术老师,一位姓程的女老师担任国语老师。学校每天上午教算术,下午教国语。限于条件,其他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劳作等一概全无。

  1943年学校成立时各年级能够回忆起来的学生有:二年级:阿朱(忘其姓氏)等;三年级:潘乃榖、黄志潜、唐绍榴、殷蔚芷、余慧华等;四年级:潘乃龢、殷蔚荑、余智华、唐绍梅、王一凡等;五年级:待查。六年级:殷蔚伯等。

  每日学生自带午餐,家住大普吉的学生回家吃午饭。

  教室周围就是农业所的试验园地,种有各种花卉,吸引了许多当地的彩色蝴蝶,阳光下在花间飞舞,十分美丽。学生们课余时常常去捉蝴蝶玩耍。

  农业所附近,是属于云南省建设厅的一大片果园,里面大部分是梨树,也有花红(北方叫做沙果)和海棠树,学生们常常去爬树和摘果子吃,从来都无人干涉。

  清华图书部除了专业书籍外,还有不少小说和故事书,负责人马文珍先生,为人和善,学生们可以到他那里借故事书看,诸如《木偶奇遇记》、《苦儿努力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安徒生童话》等书籍中的故事,都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清华子弟学校自1943年到1945年,共办了两个学年。1945年日寇投降前后,清华教师待城内有居住条件后,先后回迁城内居住,大部分学生转入西南联大附小,清华子弟学校也就宣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