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寸草 ——张企明

| | 分类: 校史风云
编者按:
        水木清华,百年童心,家国情怀,完整人格。清华附小2015年10月17日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学校将陆续推出“老校友讲老故事”系列报道,由历届老校友讲述他们与清华附小的回忆……
        百年的附小,大家的附小!

        一生中总会有一位影响最深的老师,她的品德使你终身铭记,她的期待像永恒的月光。早就想把感受写出来,为我,为孩子,以及所有受到这样老师感动的家庭,留下一点纪念。 
        一个偶然的机会,唤醒了久蕴于胸中的沉思。那是我小孩手中一本人人喜欢的杂志中的一张照片。一位杰出女性沉静从容、目含秋水的面容,使我蓦然回到了抗日烽火中的童年——昆明联大附小。联大西迁昆明,为解决三校教师的子女入学,遂借联大西面一所祠堂作小学的办公室,祠堂以东,紧邻联大盖起了两三排土坯房作为教室。
1944年,联大师院附小学生在祠堂里上课、坟堆旁游戏,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书声朗朗,其乐融融
        老师中有不少是正规大学或师范校毕业的,也有联大老师的家属,素质和水平都较高。师生关系大约受联大校风的影响,远较后来我到北平所上的小学更为平等、亲切。师生间相敬相爱,一片蓬勃向上欢乐融洽的气氛,正如校歌的前几句:“在这里四季如春/在这里有爱没有恨/我们要活泼有信心/忠实有恒/我们要……”
国立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歌:由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先生作词并谱曲
        抗战烽火的大背景,像远山后面时隐时现的阴霾,更反衬出春城的阳光和煦与白云、蓝天、长虹的壮丽,我的小学生活就是在这背景下展开的。1943年我曾以第一名被录取,但因病休学,次年再考只得了第三名。我的语文成绩不错,但数学不行,很怕数学老师。尽管后来以机械设计为终身职业,但数理成绩一直不理想,大约天赋如此。1946年秋,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刘瑜老师,她不但也有那样的目光,而且在她身上有一种宁静的感化力。
        那年秋游黑龙潭后,作文即以此为题,刘老师说:写得好,有奖励。我糊里糊涂地写完游记,就忘到脑后,下课后和同学在校园内疯跑疯玩。学校北边是一大片坟地,达官贵人的坟砌老高,还有大石碑,爬上去颇为吃力,老百姓的就是一个个土包包,荒草蔓生,是玩“官兵捉贼”的好地方。
学校北边是一大片坟地是玩“官兵捉贼”的好地方
(插图绘画:六(5)班符思渺)
        忽然,一天作文课上,刘老师宣布,这次作文张企明是第一名,并奖励皮球一个,上面还用红笔写着“奖给作文第一名”等字样。我顿时不知所措,下课后同学们一拥而上,抢了我的奖品到院中玩耍,我木然的坐在教室里,直到上下一节课。
        后来那只白色的皮球不知所终,《黑龙潭游记》留下来的也只有对那清冽甘甜和带有松子清香泉水的记忆了。但刘老师的苦心奖掖和鼓励却终身难忘。当年的情景依稀可从照片中透漏出来,可惜的是老师真挚的如沐春风的关爱,却因日寇投降后举家返乡而猝然中断。
奖给作文第一名
(插图绘画:六(5)班符思渺)
        同年秋末,随母亲乘C47型飞机经重庆飞抵上海,等待赴美讲学的父亲回国,再一同回北大。就在上海借住的亲友家中,收到了刘老师寄来的这几张珍贵的照片和我在校所缴午餐的余款,是用邮票寄还的。当时母亲说:“像这样品德的老师在这种社会中真是难得,以后恐怕也不多见了。”17年前的深秋,因公再赴昆明,重访母校,已完全见不到亲切的土坯砌成的教室和当年的老师同学了。站在秋风中,小学时的往事一幕幕从心头流过,秋原无痕,远山肃穆,天还是那样蓝,朵朵白云还是悠然的从晴空中飘去。
秋原无痕,远山肃穆
(插图绘画:五(2)班张旭洋)

        匆匆六十载,悠已白头。春晖寸草,慈颜永留心扉。期许之情是一种无言的鼓励,永远的怀念。




(撰稿人:张企明,西南联大附小1943~1946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