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的公益情怀—— 百年附小家国情怀的实践与探索

| | 分类: 校园新闻

        12月25日上午,清华附小伟新教育扶贫在线学习共同体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阎桂芝、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彦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共同为在线学习共同体揭牌,标志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和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共同打造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正式启动,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贫困地区输送清华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个在线学习共同体依托清华大学扶贫办公室已在全国1086个县级教育机构、2520个乡镇中小学建立起来的3600多个远程教学站,清华附小将自己优质教学资源以真实课堂传播到需要的地方。


清华附小未来课程辐射的网络

        窦桂梅校长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清华附小多年来开展教育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以及清华附小伟新教育扶贫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情况。

        启动仪式后,清华附小语文教师沈美为附小学生讲授的一堂语文课,以在线直播的方式传送到全国1000个多县,其中包括在河南滑县的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当地的教师们实时收看了这堂课程,并与沈美进行了在线交流互动。

         始建于1915年的清华附小即将走过百年的历程,从创建初期,就提倡社会事业。传承清华附小独有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价值观引领和课程引领。回顾百年,无论岁月怎样更迭,不变的是“家国情怀、完整人格”!“家国情怀”恰恰契合了国家提出的价值观内核。百年附小不仅践行,更是榜样。 教育服务社会便是清华人不变的教育宗旨。是其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

        百年以来,清华的“家国情怀”公益精神在不断传承着。2003年,清华大学开通了第一批教育扶贫现代化远程教学站,启动教育扶贫工作,清华附小也随之陆续开始教育扶贫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远程直播”的方式与偏远地区的学校进行互动交流,开展教师、班主任、校长的培训班,讲授远程课程等。

        2011年,清华附小更是将“社会公益事业”正式写入《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

        2012年,来自全国各偏远山区的4921名教育工作者到清华附小学习参观,2013年达到4968人,2014年有约30个省市自治区的6968人与清华附小师生交流。

        


        自2011年起,清华附小开始开展贫困地区小学校长、教师的驻校培训工作。每年,清华附小都会邀请一批校长、老师到学校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        




        同时,清华附小先后委派40多名教师奔赴贫困地区进行支教交流,支教地区北至内蒙、西到新疆,东至山东,南到广东,覆盖20余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启动,清华附小将在2015年每周借助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网络,向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帮扶的3600所教学站提供每周5节的精品课程,课程科目包括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品格与社会。这些远程教学站覆盖了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522个,覆盖率达到88%。




   “以前的远程教育培训都是我们的老师到扶贫办的直播教室去,讲授教学理论和实践,这种方式不能展现真实的课堂情况。贫困地区的教师来附小培训学习,也是少数。很多人向我们反馈,希望看到附小的真实课堂情况,通过亲身观察去学习体会,就产生了建立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想法”,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期望通过努力,去改变一些老师、一些学校的,从而改变这些地区的教育,最后让当地的孩子们受益,实现清华附小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传承百年清华附小的公益服务精神。




  现场媒体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