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抗震救灾精神

| 分类: 党群工作
学习抗震救灾精神
张晖
 
今年,对于我们的国家、对于我们的人民,都是非凡的一年。
今年,正值我们的党成立87周年之际,胡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胡书记将这次抗震救灾所体现的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的体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和对科学的高度尊重。
胡书记还说“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名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回想98抗洪的时候,当时提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今天仍然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但后面的“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则是在今天的新发展、新的亮点,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使之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成为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内容。其中,“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抗震救灾的基本理念。
我们听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人是第一位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的呼声,我们看到党和国家关注堰塞湖导流排险,安排下游群众的疏散转移,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党和国家千方百计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就医;党和国家确保大灾无大疫,切实做好灾区卫生防疫、消毒、饮水和食品安全;党和国家重视在抗震救灾中的心理救助、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形成了以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为主体、广大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心理救助队伍,把物质家园的重建与精神家园的重建结合起来;设立全国哀悼日,20085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公民而降,以国家的名义给予死者最高的尊严。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批示,当晚即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作出全面部署。震后几个小时,温家宝总理就出现在灾区第一线,直接指挥抗震救灾。抗震救灾需要统筹兼顾,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这就包括中央与地方,包括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包括卫生、医疗以及志愿者等方方面面,既要统一指挥,精心部署,又要同心协力,互相协作。这是科学的统筹。
 救灾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科学手段,如:航空遥感飞机、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活动医院等。
各个领域的专家直接参与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成立涉及地震、卫生、防疫、水利、地质等多学科的专家委员会,作为决策咨询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和新亮点——尊重科学。
胡书记还谈到了民族精神。我们都知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等的综合反映。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记得在支部会议中,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谈到了那些在地震中为救助和保护孩子而牺牲自己生命的老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教学中,可能不会遇到这样的重大灾难,但我们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就是在日常的细节中体现。比如:学校的每一次安全疏散演习,我们都带领学生认真对待,按要求完成,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救生常识;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处为学生的成长着想,备课中多备学生,多做一些学情分析,让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民族精神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有些宏大,但正是只有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才可能有宏大的民族精神,老师们,想想自己不就是宏大民族精神的那一滴吗?不仅如此,我们的肩上还担着培养下一代托起民族精神的接班人的重任呢!
 
五是专家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水利专家做了唐家山堰塞湖1/31/2和全部溃坝三种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法制的规范性,64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把恢复重建纳入法制轨道。68此条例公布实施。71又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使抗震救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