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许三多”——2013年梁营章老师的感动故事

| | 分类: 教师团队

       我常想,做教育是要有情怀的,尤其是小学教育。一个北师大研究生毕业的男老师,甘愿浸泡在小学里陪伴孩子,甘愿做琐碎的德育工作,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这个人,就是教育教学中心的德育负责人梁营章老师。
       梁老师的形象,总让我想起《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神似!应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老话:都从河南农村走出来,同样一脸的淳朴,同样拥有憨厚中透出的坚韧。可能是因为外表的面相和内在的博学,虽是80后,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梁”。
       老梁酷爱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他的书桌上,书换得倍儿勤。有一阵子,我想跟着老梁读点理论的书,谁知他常常拿出纯英文本的,让我这个肚里搜索不出几个英语单词的语文老师羡慕嫉妒恨。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朋友,老梁自告奋勇地驾着他的私车载我而去。毕竟是久未相见,寒暄问候,絮叨两句,突然想起老梁还在楼下等着,赶紧告辞。下楼后远远见一车灯亮着,我拽开车门,大喊“老梁,我来了!”。老梁正端着书小声地读着,也许是读到精彩处,头微微晃着,手也轻轻舞动,被我突如其来的“雷鸣”击得不轻,怔得一愣。他油门一踩,一言不发,居然也不问我是否见到了老朋友。扫了他读书的兴致,我自知理亏,不敢多言。
       老梁的读书总能“发酵”。每半月一次的中层学习会,老梁的脸上总是光彩夺目。结合学习主题,链接最近读书所获,深入浅出地结合工作案例与大家分享,成为会中的一个亮点。他的土理论很多,比如“工作既要能‘冒’出来,还要能让领导‘挑’出来”等等。当我们讨论木桶原理“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团队里“一个都不掉队”的时候,他与我们分享“新木桶理论”——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很重要,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所以 “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很远”,必须讲求团队间的合作与战斗力。当我们运用“新木桶原理”时,他又侃侃而谈起“斜木桶原理”,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学会把木桶“斜”一下,就是把你所具备而别人没有的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一味地去补“短板”。完成一项工作,他不紧不慢地坐下来,“《纲领》中说,做,就是得到。实践出真知,我还要不断思考和实践”。什么叫学以致用?看看人家老梁吧。
       老梁肯担当,学校怎么安排,他从没有“不”字。张老师怀孕生宝宝,学生工作的一大摊活儿要由老梁一个人担着,这对老梁来说,太有挑战了。学校一开门,大大小小的事儿都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是什么,该采取什么表现形式,开学初要有统筹安排,每一周还得跟着展示班级看稿、盯排练,直到满意为止。班主任如何培训、每一次班会怎么开,合唱节、科技节、体育节的活动、特殊学生的种子课程、博物馆日、清华风物游,合唱团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英超来学校交流,民乐团赴延安交流……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老梁一路走过来了;形形色色的奖状奖杯,老梁也扛回来了!记得老梁带学生参加金帆艺术团赴靖边实践活动回校,一脸的疲惫和憔悴,像是又老了几岁。一问,才知道为了学生的安全,他两晚几乎无眠。吃苦耐劳,我又想起了许三多!
       干得多,即便努力再努力,工作中免不了出点纰漏。有挑剔的老班主任提出老梁没当过班主任,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到老梁耳中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纯爷们的样,我听了只是笑,用不着担心他出岔儿。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一定乐呵呵地跑进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王老师,下周的活动我们要商量商量……这个问题要从三方面去考虑……”昨天的小牢骚呢,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不抛弃,不放弃!”,这好像是许三多的台词,但分明是老梁执著坚韧的写照!
       这就是老梁,每天用平凡琐碎的学生工作,见证、记录并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人说许三多是一个符号,代表着“君子当自强不息”精神的回归,老梁就是教育领域中的“许三多”!  

王玲湘

         
       感言:梁老师待人热情,担任学生工作以来,善于思考,腿勤手勤,是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得力干将。作为党员,从你身上看到了敢担当,敢奉献的作风。作为有孩子的爸爸,更有一颗爱心,也感谢小梁妻子的大力支持。希望梁老师在新的一年创新思维,为附小百年校庆做出新的贡献,再创附小学生工作的新辉煌。

郭鸣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