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清华附小的学习生活----张从(清华附小57届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清华附小  1950年,我已经上完了清华幼稚园的大班,该上小学了。那时小学的入学年龄没有规定的那样死,很多人5岁也可以入学;但由于那年入学人数太多,学校认为我们这个班年龄偏小,就又把我们退回幼稚园,可是幼稚园的中班已经升成了大班,于是就把我们这个班叫成“特班”,我们就在幼稚园多上了一年,1951年才进入清华附小。我被分到甲班,约有 50多人,1952年院系调整,一些同学随家长转到了北大、北航、地质学院等校(转学的同学记得有:周启博、罗锦文、周文业、王一芬、何欣培等),班上的同学就少了一些。
                         

  一、校园
      清华附小位于清华大学南部,紧邻普吉院。那时校舍都是灰色的旧平房,东部是附小,西部是附中。学校的卫生很好,校园和教室都很干净。一开始上下课都是工友敲钟,后来才有了电铃。校园里有几棵大杏树,春季花开,夏季结果,学校纪律很严,没有学生私自采摘,到收获时学校统一采摘后分给各班学生,大家吃得很高兴。教室前有一个称为“转伞”的器具,课间时大家都抢着玩;下午放学后则到操场上踢足球或打篮球,附中的学生个子高大,附小的学生抢不过他们,篮球场基本都被附中的学生占领。球场都是黄土地,打球时尘土飞扬,打一场球后都成了泥人;踢球则很费鞋,一双球鞋不长时间就穿破了,只好补补再穿。不像现在的中小学都是塑胶场地,学生都穿的名牌球鞋,和那时真是天壤之别。

二、老师

        50年代,附小的校长是顾蔚云,教导主任是朱鑑荣,她们都是认真敬业的老教育工作者。顾校长是民主人士,终身未婚,2007年在校医院去世,享年97岁。朱主任晚年习练书法,2014年在北大医院去世,享年98岁。我们的第一个班主任是彭光玉老师,被称为大彭老师,她的妹妹彭光玺也在附小任教,被称为小彭老师。彭老师教学和管理都是十分认真的,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她因为休产假,不当我们的班主任了,学校临时请了一个姓夏的大学生来代理。这个夏老师刚到班上,就让我们管他叫“老大哥”,于是我们私下就称他“夏大哥”。由于他没有教学和管理经验,班上一度显得混乱。后来学校又临时让其他老师短期代理,也都没有扭转局面。直到四年级时沈玉凤老师调进学校,正式当了我们的班主任,班上的学习和纪律才走上正轨。沈老师是山东人,那时很年轻,戴眼镜,教学和管理都很认真,对学生也很关心爱护,我们班(甲班)在她的带领下,很快就扭转了局面,班上的学习气氛很浓厚,课外活动也生气勃勃。一转眼50多年过去了,我们都从小学生变成了花甲老人,去年部分学生为沈老师举办了80寿辰的庆祝会,很遗憾由于事前不知道没能参加,事后在网上看到照片上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班主任,还有体育、音乐、美术老师给我的印象也都很深。体育老师关培超,东北人,身材高大,和学生关系很好,在下雨天无法上课时,就在教室给我们讲故事,例如“法国小英雄”、“牛虻”等,我们听得都津津有味。音乐老师刘秉忠,教学很认真,有时用留声机放一些经典歌曲,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文化革命期间他被迫害死了,我听到后很难过。美术老师原来是吴承露,上课时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几笔就画了一幅画,同学们都很佩服,后来他专门给附中上课,附小的美术老师换成潘老师和谢老师。

三、同学

        这张照片是1957年暑假我们小学毕业时部分同学的合影,我一直把它珍存到现在。根据记忆把照片上的同学介绍如下:
  
一张珍贵的照片(摄于1957年夏)
前排左一:冯燕林,回族,上小学时住在普吉院,后入清华附中学习,1963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1968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1976年前后不幸病故,葬于北京回民公墓。
前排左二:郑建智,父亲郑东藩是清华设备工厂的工程师,家住普吉院,1963年清华附中毕业后去北大荒十几年,后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善于摄影,给清华拍了不少宣传照片,先后在宣传、档案部门工作,现已退休。
前排右二:本人,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69-1978年在陕西工作,1978年-1981年回北京上研究生,1982-1994年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1994-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系工作,任教授,现已退休。
前排右一:施壮飞,父亲施嘉炀是清华著名教授(曾任工学院院长),一直居住在胜因院,他从小习练钢琴,1963年清华附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工程数学力学系,1968年毕业后分配到张家口地区崇礼县,90年代初去美国,现以教授钢琴为业,自称“以钢为纲”,不久前我们恢复了联系。
后排左一:吴持敏,父亲吴柳生是土木系教授,也住在胜因院,放学后我经常到他家去玩,听收音机里的儿童节目和连阔如的评书。他母亲没有上班,会画国画,对小朋友们很热情。他清华附中毕业后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分配到宁夏,1978年考上研究生,后移居美国。
后排右二:金笠铭,父亲是冶金系教授金希武,回族,当时住在照澜院,小学时曾任大队长,1963年清华附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68年毕业后分配到宁夏长庆油田,1978年考上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武汉,1993年调回清华建筑学院,任规划系主任、教授,现已退休。
后排中:丁春恒,父亲丁桐华是清华财务科长,家住1公寓,篮球打的很好,清华附中毕业后留校当了体育老师,40岁左右忽然患病去世。
后排右二:周友桐,父亲周久庵是清华图书馆职员(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他家住西院,清华附中初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工业学院附中,高中毕业后上了会计培训班,后从事财务工作。他长期患病,后脱离工作,在姐姐家居住养病,一直未婚。
后排右一,薛福,是清华的工人子弟,家住在一区或五区,毕业后失去联系。
那时班上同学之间是很团结的,学习、生活上也能互相帮助,下课一起游戏、玩耍。我们的小学生活是十分快乐的。现在还能记起名字的同学有:
男生:金笠铭、施壮飞、吴持敏、郑建智、冯燕林、丁春恒、 薛  福、徐丙林、商玉宽、魏忠江、张群生、李树俊、于宗福、赵玉祥、刘景全、周友桐、高国贤、瞿启东、王燕京、王  靖、仲崇禄
女生:陈沅、张丽雯、汪凤祺、李淑琴、金艳兰、金凤云、罗淑敏
其他同学的名字由于年代久远,已经记不起来了。

        1957年夏天,我从清华附小毕业,考入北京101中,结束了6年小学的生活。

        如今我们已年近古稀,但回忆起小学时的生活仍十分怀念。我感到清华附小的特点是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老师对同学一视同仁,亲切和蔼,耐心教育,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培养、鼓励,为我们中学、大学学习和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祝愿母校永远朝气蓬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