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清华附小历史 之一----张克群(清华附小1954届乙班毕业生)

| | 分类: 往事回首


  先说“成府小学”吧。

  如1914年地图所示,在清华园西,有一处旗人聚集地,史称“三旗”、爱称“成府”。清华创建初期,所招工人多半来自成府和清华西面的水磨村的居民,而当时校内没有工人的住宅,他们就还住在自己家。

  陈鹤琴女士是1911年,也就是成立清华学堂后第一批从浙江考来的“大龄女青年”。别人都只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她这个16岁的姑娘可不就算是大龄了吗。1912年,爱心满满的陈小姐参加学校青年会,当了一名干事。这位小干事特想干点实事。除了办夜校在校内给校役(服务人员)扫盲外,精力旺盛的她还跑到附近的成府街去举办了一个义务小学。这就是“成府小学”的前身。17岁的陈鹤琴自己任这两个学校的校长。夜校有三四十人,成府义小也有十几个孩子。在一间租来的小屋子里,十几个孩子同时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这几个出去跑步,那几个背书,再有几个听陈老师讲课。1937年清华举办第7届中华教育年会,居然还有当年的学生认出她来,令42岁的陈鹤琴女士感动不已。

  1915年,陈女士毕业走了,周怡春、李广诚、唐孟伦等3位领导发起,个人捐资的办法把这个学校接了过来加以扩大,李广诚兼校长。他们租成府槐树街的9间民房,并命名它为“成府贫民小学”,经费由4个人自掏腰包。这里除了文化课外,还设木工课,希望学点手艺,以后可以做谋生之用。1935年,房主把这九间房给卖了。成府小学只好由大学拨给“新南院门外之隙地建设新校舍”。起名“诚孚小学”。“诚孚小学”的课一直坚持到日军到了清华园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