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立雕先生出生于1928年,又名韦英,是闻一多先生的次子。在闻立雕的一生中,他时刻记住父亲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句话既是父亲闻一多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闻立雕人生的座右铭。

1957年10月4日午夜,莫斯科电台向全世界公布了苏联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已成功发射进入轨道的消息。我们的音乐老师刘秉忠编导了歌舞剧《宇宙的骏马》,以新颖的题材、超前的意识、优美的音乐、小演员们的精彩演出,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科学的向往和...

亲爱的许老师:6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您用那无限的柔情呵护着我。您每一个关切的眼神,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次轻轻抚摸我的肩头,我都深深地印在心里那片永远属于您的记忆里。

我们小时候的朋友在微信上建了一个群,瞬刻把天南地北大洋两岸的发小给聚在了手机屏幕上。朋友们寒暄打招呼,自报家门,一时间外号、小名、网名混在一块儿,喜气洋洋,比过年还热闹。说实话,我们那年月成天都在一块玩儿,想忘了都难。

我们清华附小1976届六班,是彭光玉老师退休之前带的最后一个班。 我们1969年入学,1975年小学毕业,在附小“戴帽”读初一,1976年进入清华附中读初二。

2015年是清华附小百年校庆之年,我们的年龄也恰为半百之数,真是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回首近40年前清华附小的时光,相片已经发黄、记忆已不再真切,但仍想写一些文字,纪念我们小学六年级的代课老师温虎。

小学生活的许多情景在我心中留下清晰的记忆。我家兄妹5人都毕业于清华附小,我在家排行老四,是1957年跨入校门的。学校里有许多非常优秀的教师,每一位教师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他们不仅教会我各种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我做人的基本原则。

岁月如梭,从我1956年上清华附小开始,转眼58年过去了,我记忆中的小学生活是温馨的、快乐的、无压力的,对我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和热爱祖国、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谢谢清华附小——我的母校和少年时期教育...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通常从启蒙开始,因而小学时期教师的作用便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如遇到良师导引,往往会终身受益。决定我人生价值取向的人,当属我在清华附小三年级直至毕业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郭淑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