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清华附小1979届的同学在微信上相互联络,让我看到了很多尘封记忆深处的名字和往事。惊觉自己将近知天命之年,却从来没有好好反思过小学的岁月,既因小学时代自己还不懂事,也因岁月对记忆的无情洗刷。借着年末余暇,任自己回溯人生的上游,在遥...

说起陈小悦,他是个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都在清华受教育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毕业后又在清华教书多年,成为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其后担任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清华附小1960届最优秀的代表人物...

为迎接清华附小百年校庆,最近回母校参加了校友会组织的一个座谈会,看到校园里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心想我也是在这么小的时候来这里读书的吗?有恍如隔世的感觉。难怪,那已经是60年前的事情了。我是在清华园里长大的,1954年来到清华附小读书,在...

我出生于1925年,那时我家住在成府红葫芦胡同1号,紧邻清华大学,大约是在1931年我到了上学的年龄,进入清华大学开办的成府小学上学。那时候学校不存在招生名额的问题,住在附近的孩子谁愿意去上学都可以,学校不但不收学费而且发校服,还在课...

小学大沟不是个正式的地标名称。1960年代初期,它不过是一条由东向西、从小学操场下面通向北大成府方向的一条天然排水沟渠。大沟宽不过百米,但是在我们每天上学的孩子心中,它是一个自然神秘的世界。大沟没经过人工修饰,西边的路径上总是树木阴郁...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个第一次,我的许多第一次都是从清华附小开始的。我第一次叫“老师”是爸爸牵着我的小手走进清华附小……我第一次得到的奖励品是李老师奖给我的一块小石板……我第一次受到老师的批评是因为我与同桌同学打架……我第一次交的好朋友也是...

二校门西侧的成志学校背靠小山,是一排灰色的平房,没有几间教室,好在当时孩子不多。没有多久学校就搬入最南面普吉院的新址,其实也是一组旧平房,后来在西边盖了一纵二横的3组新平房,东西并列的两排是宽敞明亮的教室,后面是一大片土操场。南北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