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简要叙述了百年前,初期的清华附小,从成府街一所义务小学,到1915年正式成立“成府贫民小学”,到“诚孚小学”,到“成志学校”的演变历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015-07-13 21:10
编辑 宣传组

校友大都把童年的美好记忆同母校联系起来,对辛勤培育我们的师长充满敬意。而母校则往往为校友的成绩感到欣慰,从中收获事业有成的满足。我也为母校今天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地高兴。总体而言,我们无愧于母校,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
2015-07-13 21:05
编辑 宣传组

我从来就没有上过初三和高中。在读博士学位之前,我受过的正规教育是小学6年、初中两年和硕士3年,以及非正规教育的大学3年半。我感谢我的小学6年教育,它培养了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打下了坚实的中文、数学基础;同时也培养了我的信念,锻炼了我的意志。
2015-07-13 20:57
编辑 宣传组

7月12日是今年数伏的前一天,39℃的高温,酷热难耐。下午两点,承担清华附小百年校庆校友联欢文艺演出任务的校友演员们,顶着当空酷暑,从四面八方准时赶到清华附小。这些校友演员的身手功底不减当年,对艺术的追求和热情则更盛当年。
2015-07-13 08:47
编辑 宣传组

1946年抗战胜利后,清华、北大和南开3所大学各自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迁回了抗战前的老校址。因父亲潘光旦在李、闻事件(李公朴、闻一多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与费孝通先生去了苏州,母亲带着我们回到了清华园,仍然住进了抗战前的老居所...
2015-07-10 16:28
编辑 宣传组

清华附小1971届的学生有几个特殊的地方与众不同,一是入学时间不同,有一部分学生从幼儿园直接上二年级;二是学制不同,因为要改成春季入学,所以多上了半年;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刚入学不久就赶上了那史无前例的年代。
2015-07-10 16:25
编辑 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