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在清华历史长河中有着悠久渊源而又严谨低调的大家庭。6代人传承下来,有15人从1933年至2000年受教于清华附小,他们的经历见证了附小的成长与发展。
2015-06-25 21:47
编辑 宣传组

我们参与了许多那个年代特有的集体行为,如:大炼钢铁、全民除四害、课间集体舞、暑期夏令营、踏青郊游等。为避免从众,我最终选定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主题:一是班级性课外活动实录——倡导传统社会教育实践理论。二是音乐教学课——反映50年代附小...
2015-06-25 21:40
编辑 宣传组

我们参与了许多那个年代特有的集体行为,如:大炼钢铁、全民除四害、课间集体舞、暑期夏令营、踏青郊游等。为避免从众,我最终选定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主题:一是班级性课外活动实录——倡导传统社会教育实践理论。二是音乐教学课——反映50年代附小...
2015-06-25 21:08
编辑 宣传组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我随父母于1946年10月回到清华园。成志学校筹备复校工作完毕后,同年12月12日,孩子们才开始上课,校址就在二校门西侧马路北边的一所“L”型的平房——“丁所”内。从通县某小学调来的白颖仁老师,从我六年级兼班...
2015-06-25 20:42
编辑 宣传组

可能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特别崇拜我们小学时的老师们:我的三任班主任:钱家丽老师、张国蕙老师、高秋萍老师和黄玉琴老师,还有小学宣传队的3位老师:毕可纫老师、李文英老师和一位姓张的老师。
2015-06-25 20:06
编辑 宣传组

38年前,我俩都只有8岁,二年级一次考试后,被年级分到清华附小田翠荣老师当班主任的快班七班(俗称“小七班”)里。后来三年级时,我俩和另外五名女生偷偷结拜成七姐妹。我最大,许继红最小。从小学到大学作了一路学霸的曾晓菁也是“组织”的核心成员。
2015-06-25 19:51
编辑 宣传组